村里的健康“守门人”——庆阳市乡村医生战“疫”记
坚守在边远乡村,排查外来人员,筛查发热患者,以身作盾,守护一方百姓健康。他们,是最基层的医务工作者,是可敬的乡村医生,是最美的“守门人”。
村民健康就好
西峰区董志镇寺里田村村医赵芳从大年初一就东家进西家出,逐户摸排湖北、武汉等外地返乡村民的情况,详细记录个人信息、行程轨迹,实时更新数据,建立工作台账。每到一家,她都耐心细致地给群众讲解疫情防控知识,指导群众戴口罩、勤洗手,劝导群众不扎堆、不聚集。面对群众的质疑,赵芳这样回答:“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我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村民健康就好。”
彭原镇邵家寺村村医王维君,每天往返十几里路对返家人员逐一检测体温、详细记录信息,赶在下午5点前上报监测数据,忙得常常没有时间吃午饭。他如同亲人向村民讲解防控知识,娓娓叮咛,在他的劝说下,村民们都自觉加强了自身防护。
卫生室是我的防疫阵地
“今天身体有没有不舒服”“平时要注意多通风”“最近没有紧要的事情一定不要外出”……这是庆城县马岭镇黄崾岘村村医尹富有每天反复询问、叮嘱的话语。
每天清晨,尹富有挎上药箱、戴上手套、戴好口罩,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连日来,尹富有为返乡人员上门服务,乡亲们随叫随到,还通过自己组建的“黄崾岘村卫生防疫微信群”发布倡议书,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卫生室是我的防疫阵地,为了大家健康,我会以身作则,吃干馍、喝开水、住冷房,坚决不离开半步……”这是尹富有在马岭卫生院“卫生防疫工作微信群”里说的话,当天他就动员10名村医捐款2800元。
黄崾岘村村民较多,工作异常忙碌。在尹富有的记录表里,每位观察对象每天的体温,以及是否有咳嗽、气促等情况都记载清晰、一目了然。对于超过14天隔离观察期限的对象,他还会继续微信追访几天。
除了做好返乡人员的监测、隔离工作,他每天还和村里党员干部一起,在村口排查外来人员。有24年村医经历的尹富有,和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挂念着群众,群众心里也挂念着他。20多天来,他没有回过一次家,在他离家坚守工作岗位期间,很多群众看在眼里,给他送来了饺子、面条等家常饭。
“在全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作为一名村医,更要义无反顾地做好工作,虽然我不能去武汉,但是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为村民做好防护工作!”尹富有十分坚定地说。
这是我的职责
镇原县三岔镇米家川村位于镇原和宁夏彭阳县交界处,村子人口多,防控难度大,设有6个临时检疫监测点。村医李金洲、张曌每天巡回各监测点消毒、测体温、开展培训。对于重点观察人群每天测温4次,还要登记上报相关信息,工作日程排得满满。
2月2日,得知一位村民与全市首例确诊患者有过接触后,李金洲第一时间报告上级部门,并和张曌上门了解情况、测量体温,采取隔离措施。“情况很紧急,我们根本来不及多想,在这个关键时候,我必须这样做,这是我的职责。”“虽然我们没有隔离服,但有酒精、消毒液,我们按防控规程来,会保证自己安全的。”当时他们只穿着工作服,戴着普通的外科口罩。事后,他们主动搬到卫生室居住,14天观察期满后,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看到村民及临时检疫点物资缺乏,他们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率先为村上捐款,给监测点捐赠了棉被、床单等物品。李金洲觉得很平常,“作为医务工作者,我觉得国家有难了,应该义不容辞,需要什么我都可以拿出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