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基层动态

西峰区卫生计生系统以“五结合”为着力点全方位推进精准扶贫取得实效

来源:西峰区卫计局 胡宏涛 发布时间:2016-02-01 11:32:09 浏览次数: 【字体: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西峰区卫生计生系统把解决因病致贫与深化医改相结合、把满足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把用好现有资源与挖掘政策潜力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与技术优势相结合,把有利因素与优势资源相结合,能动发挥行业优势,推进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取得实效。
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增强了卫生机构服务功能
2015年,按照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建设标准改建、新建23座村级卫生室,全面完成了15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搬迁,规范设置了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防保室,满足了偏远贫困村群众就医需求,实现了群众小病不出村;在全市率先建成肖金中心卫生院,董志卫生院,北街、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形成“智能取号→预检候诊→登记→接种候诊→接种疫苗→留观”的工作模式,使免疫规划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全覆盖。制定出台了全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细则,按照每千人口配备1名乡村医生的标准为村卫生室配齐了乡村医生,15个贫困村卫生室除有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的村医外,从乡镇卫生院抽调15名执业(助理)医师到贫困村执业;大力开展乡村医生开展医学知识和执业技能培训,落实了乡村医生每周到乡镇卫生院上1天班或每月上1周班制度,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安排区医院、妇幼站78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和贫困村村卫生室进行多点执业活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贫困乡村下沉,极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挖掘政策潜力,拓宽了制度保障的范围
提高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标准,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和重特大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充分发挥了各类优惠政策的保障功能,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
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为14户(26人)失独家庭每人一次性补偿1万元,为24户计划生育特困救助对象兑现5.48万元,为1397户奖励扶助对象兑现115.992万元;为15户新增农村“二女节育户”落实3000元一次性奖励,为86户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办理2000元养老储蓄;为农村“两户”办理计划生育意外伤害保险3517户,10.551万元。
为全区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补偿1031人29.36万元;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在乡享受抚恤定补的各类优抚对象、90岁以上老人、农村“两户”等六种特殊人群,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由政府代缴,新农合住院补偿实行零起付线,补偿比例再提高10个百分点;将新农合重大疾病实行特殊保底补偿的病种由27种扩大至51种,报销时不设置起伏线,按照不超过最高限额70%的比例对门诊和住院费用进行补偿,报销1654人(次)1524.7万元;建立大病保险制度,用新农合统筹基金为参合群众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按现行新农合政策补偿后,以个人自负超过5000元的部分为补偿基数,报销比例分段递增,为1316名群众赔付318万元,解决群众“因病返贫和看病贵”问题。
推进健康促进,增强了群众自我保健水平
为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免费实施农村贫困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人次补助500元;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纳入管理,每季度开展1次随访指导,减少发病率;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卫生“村级三件事”,扩大村级健康文化墙面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月开展健康沙龙1次以上,健康工具包发放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培训做到以户为单位全覆盖,切实增强群众自我保健能力,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打造健康西峰,为人民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