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湘乐镇中心卫生院扬起医改之帆
宁县湘乐镇地处山区,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缺乏,本镇群众有病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看病就医,即使有患者想就医,而医院因为没有主心骨大夫不敢接诊,多数人选择到县级甚至省、市级的大医院,耗时多、花费大,“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显得优为突出。今年5月,通过对湘乐中心卫生院领导班子调整,调配业务骨干,从而一改往日门庭冷落的局面,扬起了宁县基层卫生院医改之帆。
加强领导班子,健全组织队伍。湘乐中心卫生院领导班子调整后,为班子输入了新的血液,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院务领导“双肩挑”的要求,对医院班子成员及时进行合理分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和业务重点,采取老人员业务帮带、以师带徒的模式,把科室管理的行政领导和医疗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了重新分配,做到了各展所长、人尽其才。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业务能力。在派员参加各级进修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镇原县县医院、中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农业务骨干和宁县中医院多点执业医师的资源,通过业务骨干坐诊、查房带教、学术讲座、专业指导等方式,加强年轻医生对常见病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慢病早期发现、就诊治疗、生活指导和随访观察等技能,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也逐步取得了患者的认可,到乡镇卫生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更新服务理念,强化分级诊疗。按照“民主办院、制度治院、质量建院、项目强院、科技兴院”的理念,积极探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连续服务”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不仅乡村大病患者可以优先在市、县医院住院和手术,而且手术后可以选择回到乡镇卫生院康复治疗。湘乐镇庞川村农民彭丽丽,由于车祸,颅脑出血,在庆阳市人民医院手术后,离家远,护理不方便,决定转回本乡镇卫生院恢复治疗。在湘乐镇中心卫院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恢复康复,能够独立行走。
改善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整合、培训科室业务人员,达到“一专多能”,独立开展多项功能性检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推拿按摩、针灸、骶管注射等辅助治疗,积极推广小针刀、液体刀疗技术,深受患者的青睐。平子镇碾咀村的腰椎肩盘突出患者李会运,翻山越岭从平子镇到湘乐卫生院前来就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南义乡寨子河村脑瘤手术患者高娜,在湘乐卫生院进行康复治疗,恢复了基本语言功能。今年与2015年同期相比,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350%、35%和200.5%。
湘乐卫生院的影响力正在日逐扩大,特别是在小针刀和液体刀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带动周边金村、春荣、九岘等乡镇病人前来就医,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