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医改工作成果丰硕
2019年1月14日,《陇东报》盘点全市2018年十件大事,“庆阳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再次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奖励”被列为其中之一,这是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全市2018年医改工作的最好评价和肯定。2018年初,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医改暨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提出,我们要办好利民实事,把庆阳医改打造成庆阳工作落实的特色品牌,进一步佐证“面向群众、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真正实现改革为民、过程便民、结果惠民。盘点这些实事,是我们对2018年医改工作之路的回顾与梳理,也是对我市医改工作获评国务院表彰奖励的说明与印证。
我们认为,完成较好的有7件事:一是在编制备案制改革支持下人才引进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了第一次由市直医院自主制定方案、自主组织面试、自主确定人选的人才招引模式,为市直公立医院增加编制控制数329名,引进本科以上紧缺专业技术人才141人,其中启用备案制编制引进63人,市直公立医院自主引人机制初步建立。二是薪酬制度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制定《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完成了市人民医院等5个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任务,探索试行院长绩效年薪制,制定公立医院及院长绩效评价办法,切实优化绩效考核导向,公立医院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三是以医保惠民为重点的健康扶贫效果明显。严格落实健康扶贫医保特惠政策,领先于全省,启动实施了省内外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全市165家公立医疗机构顺利实现了“先看病后付费”及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报,推行优惠政策告知制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合规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09%,比普通人群高16.38%。四是支付方式改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环县人民医院正式启动运行DRGs付费方式,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推行日间手术24种,并把日间手术纳入医保补偿范围。全市单病种付费达到463种,按病种为主的复合支付方式覆盖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年内,县域内医保基金支出较上年增加了25.36%,县域内补偿基金占总补偿基金的比例提高了5.83%。五是医联体建设格局初步形成。组建医疗联合体55个,建成28个远程医疗服务网,全市胸痛中心、儿科联盟启动运行,环县、庆城县、宁县卒中中心完成省上评估,环县完成胸痛中心和检验、影像、心电、消毒供应4个区域医学中心建设,远程服务覆盖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六是老年高血压病人群免费供药项目落地实施。争取市财政列支127万元,采取“70%医保报销+30%财政兜底”的保障方式,在宁县等四个县试点为患高血压的4000余名60岁以上城乡老年人免费提供治疗药品,推进基本药物全额保障,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七是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持续开展。成立了8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全面实施了依法执业量化分级管理和公立医院“千分制”综合考评,形成了对公立医院督促监管常态化,全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体系与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医疗机构重点医改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由去年的34.2%下降到32.74%,医疗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了4个百分点。
2019年,我市医改工作迎来开门红。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和闫部长、王市长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医改工作推进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培训会议召开,信息化工作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被列为2019年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投资建设。8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有两件直接是卫生健康系统工作(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急救绿色通道建设),有两件与卫生健康相关(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和7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投保)。市中医院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单位。我们要围绕办好这些实事,落实近期召开的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人大政协会议精神,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促进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卫生行业管理意识,奋力开创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新局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