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践行使命 筑牢防疫职责担当——庆阳市人社系统坚持高站位上下联动防控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庆阳市人社系统全面落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有关措施,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总要求,“全天候值守、零容忍问责”的工作纪律和“全方位部署、科学化防控”的工作机制,做到了主动出击、快速部署、上下联动、严防严控。
一、积极主动响应,即时部署防控。一是及时传达强意识。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指导性文件等方式,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贯彻省市疫情防控会议及文件精神,筑牢干部职工战斗意识、防控意识、纪律意识。二是严密部控促保障。成立了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下发做好全市人社系统保障工伤保险、服务公共就业、稳定劳动关系、灵活人事仲裁、严防聚集疫情、确保信息互通等多个紧急通知;对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及人社系统春节期间外出和外地返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分别采取暂缓返庆、居家隔离、实时报告的防控措施。防控办公室24小时不间断值守,其他工作人员随时待命,全力落实落细联防联控各项工作任务。三是结合实际严落实。在不断增强防控意识、落实防控保障职责的基础上,部分县(区)人社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三个一”(“一预案”撑起工伤保护伞,“一张表”织密流动信息网,“一封信”提升群众安全感)、“五个到位”(紧密结合职能,安排部署到位;突出工作重点,摸底排查到位;强化监察仲裁,稳定劳动关系到位;转变工作方法,促进就业到位;领导带头,值班值守到位)、三增强”“三到位”(增强政治站位,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增强责任意识,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增强履职能力,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等措施,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服务防控大局。一是全面做好工伤保险。全方位沟通衔接,提前掌握明确高风险感染疫情的防控人员范围,确保及时跟进、保障充分;设定专人负责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工作,严防工伤保险工作链条断裂、程序卡壳;积极主动简化工作程序,坚持防控人员优先原则,做到早认定、快支付,全面保障防控人员工伤待遇。二是合理稳定劳动关系。全面保证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劳动者不能正常劳动期间的工作报酬不受影响,企业不得与受疫情影响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直至疫情防控措施解除;指导企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尽可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灵活处理仲裁争议,对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受理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及时中止;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难以按法定时限审理办结的案件,顺延办理期限。三是充分保障工作补助。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政策规定,对全市各级一线防控工作人员开辟办事通道,确保相关补贴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切实做好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的审核、审批、发放工作。
三、严防聚集疫情,合理灵活办公。一是防范业务聚集风险。按照“非必须、不举办”原则,改进招聘会、会议、培训等活动的组织形式,推行线上开展、视频沟通、延期举办等方式。全市2020年春风行动及就业扶贫大型招聘会通过线上方式开展,暂停举办各类劳务考察和对接活动;农村劳动力培训、技能提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各类集中培训、鉴定活动延期举办。二是多措保证窗口服务。做好公共就业服务、社保经办、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人才人事服务、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和信访等窗口服务单位的疫情防控安全措施,结合政务大厅疫情防控要求,推行不见面服务,减少现场办理,配备必需设备,科学安排业务办理流程,避免出现人员密集办理业务情况。三是强化内部安全防范。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全力配齐防控用具设备,提高干部职工个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减少人员活动。密切关注干部职工健康,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逐一落实防范监控措施,全面加强预防工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