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新闻动态

立足新局谋新篇 庆阳市率先出台深化医改三年行动计划

来源:体改科 责任编辑:年生义 发布时间:2021-04-19 16:05:29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近日,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庆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全市深化医改工作确定了纲领,提供了遵循。

《行动计划》紧扣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对今后三年全市医改工作提出了“1225”(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基层;推动改革从单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推动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实现医疗保障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群众健康水平“五个提升”)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

《行动计划》以目标为导向,提出争取到2023年,全市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平均稳定在75%左右,县域外转诊率降至10%以内,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8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8/10万、7.5‰、10‰以内等阶段性目标,为全市如期实现“十四五”医改规划目标及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远景目标打下基础。

《行动计划》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庆阳市目前存在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能力较欠缺、人才瓶颈制约问题突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重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医疗服务不足、看病就医不便捷等现实问题,均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和任务要求,回应了党委政府期望和人民群众期盼。

《行动计划》坚持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医改革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深化医改进程,始终保持我市医改工作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工作有效。重点任务共分为7方面30条。

《行动计划》突出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提出了推进陇东医疗中心、县级机构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疾控机构运行新机制;将主要健康指标、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纳入党委、政府考核指标体系,逐步稳定增加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和目标。

《行动计划》突出完善医改五项制度。其中,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坚持以优化社会就医格局为重点,要求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定位分工、持续发挥医保杠杆撬动作用、加强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出了探索实施医联体医保总额预付、打包付费改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达到65%以上,县域外就诊率降至10%以内等改革举措和目标。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提出了在县区公益二类医疗机构落实编制备案制;在所有公立医院开展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公立医院考评,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对标发达地区业务发展水平,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化全民医保制度以发挥医保联动作用为重点,对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加快实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进行明确。并要求出台《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对医保工作进行更为细致的安排部署。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以降低群众用药负担为重点,着重从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和实行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行具体要求。一方面,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全面提高基本药物占比;另一方面,要求充分发挥医保战略购买者作用,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满足群众要求的公立医院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和供应结算机制。完善综合监管协调制度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为重点,对综合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医疗质量、民营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及医保基金的监督管理都作出明确要求。提出重点要完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模式,提高综合监管效率和水平。

《行动计划》突出统筹推进改革。对医疗卫生信息化、中医药服务和医养结合提出了明确要求,重点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智慧医疗、互联网医院,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成西峰区中医医院,镇原、华池县中医院基本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实现全市综合医院标准化中医科全覆盖,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村级中药柜全覆盖。各县区建成1个康复中心和1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配齐康复医疗师及安宁疗护床位,开设老年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