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使命 战疫情 守健康 护发展——庆阳市卫健系统鏖战镇原县疫情掠影
8月19日,镇原县疫情发生后,全市卫健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完成“平急”转换,市卫生健康委班子抽调疾控、医政、应急等精干工作力量,火速赶赴镇原,与镇原县卫健系统混合编组,在省上工作组的指导下,建立卫健系统疫情应对一体化工作体系,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举全系统之力,坚决守严把牢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病例救治等疫情防控处置的关键环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奋力开展核酸检测
疫情发生后,迅速调配市中医院、疾控中心、西峰、庆城、正宁等5个方舱实验室、其他县区核酸采样1000人、检测人员139人支援镇原,并请求省卫健委调集天水、定西支援核酸检测人员95人,急速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使全县日单检能力达到了3.8万管。协同建立核酸检测“1+8”组织架构,即成立镇原县疫情应对处置扁平化指挥体系核酸检测组,下设组织协调、数据信息、采检匹配、采样转运、阳性处置等工作专班。按照“摸清底数、配足力量、三级动员、清单落实”思路,对比县城城区和乡镇人员数量、地理条件等,合理调配采样力量,分赴县城和重点乡镇开展核酸采样检测工作。坚持定时调度、实验室预警、灵活协调原则,做到实验室设备不停、样本不积、即收即检。严格落实数据收集、定时报告和特殊事件随出现随报告制度,24小时不间断分析调度检测数据,对初检异常结果第一时间上报指挥部,做到了快报、报准。截至8月26日,在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共布设采样点295个,设置采样台745个,承担完成了7轮次核酸检测任务,其中全员核酸检测3轮次,县城城区+部分乡镇+重点人群检测4轮次,共检测1453936人/次,在最短时间内捞干捞净潜在风险人员。据统计,宁县151名、庆城县151名、华池县105名、正宁县112名、西峰区144名、环县115名、合水县100名、市疾控中心83名、市中医医院114名、市妇幼保健院41名、市第二人民医院80名疫情防控人员先后支援镇原。
摸排追截病毒源头
在市疫情防控流调溯源专责组的统一领导协调下,遵从 “三公(工)”协同流调溯源机制,与市县公安机关精诚协作,发挥公卫专业优势,高质高效推进流调溯源。从市县(区)疾控中心紧急抽调 47名公卫人员紧急支援镇原县。将省、市、县级流调队员及市、县公安人员整合优化,制定《镇原“0820”疫情流调溯源专班人员工作分组及职责分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制新冠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流程图,病例传播链关系图、疫情传播代际关系图等,助力疫情防控。快速判定密接及风险区域,同步向公安部门推送轨迹协查,锁定密接、密接的密接人员,并第一时间上报市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向社会公布,落实密接等风险人群隔离管控工作,助推尽快筛干捞尽密切接触者。截至8月26日,市级支援镇原县流调溯源队累计完成个案流调791例,排查密接的密接1307例,完成风险点位排查台账和密接的密接排查管控一览表19份,撰写流调报告246份,专题疫情研判分析4次,深入高风险社区、感染者家中、集中隔离点和涉疫场所等风险点位面对面流调和现场实地勘查30余次,发现风险点和问题60余条,完成感染来源、传播链分析、聚集性疫情等重点人群疫情分析3场次,提出科学精准防控建议70余条。
精心施治守护健康
市人民医院、镇原县人民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迅速启动救治预案,立即抽调传染、呼吸与危重症、消化内科、老年病科、内分泌科等相关专业人员,组建救治专家组,进驻病区开展救治工作。并邀请省级专家参与会诊,进行技术指导。制定诊疗方案,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突出中医药优势,实行个性化诊疗,适时动态评估,全力开展救治。市中医院、镇原县中医院熬制岐黄清暑避瘟汤,配制中药颗粒剂,为高、中风险区管控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医疗机构人员提供普服,提高人群自身免疫。截至8月26日共发放中药汤剂10215付20430袋,颗粒剂400盒。邀请庆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专业人员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全方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聚微光,战疫情,白衣执甲逆风行;守初心,勇担当,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7天的“浴血奋战”,镇原县实现了“应采尽采、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圆满完成四轮核酸采样任务未发现社会面感染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上下守望相助,同心协力,以坚定的责任担当、有力的防控举措,携手筑起抗击疫情的“防护墙”。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定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决战冲锋的执行力,着力抢时间、提效率、补短板、强弱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攻坚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