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紧密型医联体“128”工程建设提质扩容增效调度会召开
3月15日,甘肃省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工作会议——庆阳市紧密型医联体“128”工程建设提质扩容增效调度会在庆阳市人民医院成功召开。
省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主任、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黄晓俊教授,庆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小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博士郝晋雍、副主任医师杨丽虹出席会议。各县(区)卫生健康局、市级牵头医院、市、县中医院分管负责同志,二级以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
庆阳市消化内镜紧密型专科技术联盟“128”工程实施以来,在省卫健委和兰大二院大力支持下,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市、县专科(技术)联盟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同质化服务、差异化分工、网络化诊断、实地化治疗,打造了庆阳特色“六化”模式,探索出了医联体建设的新路径,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组织充分肯定。
会上,8县(区)卫生健康局和市直牵头医院对照“六化”要求,从总结特色亮点、分析困难问题、提出下一步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汇报。黄晓俊教授对庆阳“128”工程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与全省消化内镜检查工作开展好的武威市对比,分析了庆阳工作差距,深入解读了“六化”模式的内涵,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小伟就下一步提质扩容增效工作讲了明确要求。
会议指出,近两年来,省卫健委全面推广省消化内镜技术联盟庆阳模式、稳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提质增效行动。庆阳市“128”工程要继续紧扣“六化”建设内涵要求,补齐短板,强化措施,提质扩容增效,进一步深化、改造和提升,实现省—市—县同质化服务,把患者留在当地治疗,促进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和远程诊疗以及带动其它专科联盟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会议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要把这件良知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用心用力办好,切实减轻患者负担。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着力完善“六化”模式。要对标对表,梳理问题,特别是新扩容吸纳进来的县级中医院要按照建设标准规范设置、合理布局、配齐设备、配足人员,力争在今年10月前达到标准化要求;兰大二院持续发挥省级医院作用,搭建好平台,实施全链条、全流程的帮扶,市、县医院要继续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线上”+“线下”等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医院要确保每季度派出医护人员到兰大二院轮训学习;要按照分级诊疗制度要求,全面加强差异化分工协作,夯实基础,确保医疗质量安全;要用好盘活网络化诊断,常态化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等,切实提高医疗效率;制定切实可行的省市医疗小分队基层行方案和补偿标准,从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每两周开展1次巡回指导,有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
会议强调,县区卫健部门要高度重视提质扩容增效行动,深入医院跟进督查指导,靠实责任,细化“一院一策”工作方案,切实破解难题,加大人财物投入,强化阵地建设、人才梯队、制度完善、服务流程、技术提升、质量控制等工作,在“六化”模式上再优化、再总结、再提炼,建立中心宣传阵地,创出样板、创出标杆、创出品牌,使庆阳这一品牌在全省专科联盟内得到复制推广,实现省—市—县同质化服务,既打造成庆阳品牌,也打造成甘肃品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会议还安排了全力落实省列为民办实事——低保困难老年人白内障复明工程项目事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