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而行 同频共振】庆阳市人民医院与兰大二院构建紧密协作新模式高质量打造陇东区域医疗中心
庆阳市人民医院和兰大二院自2023年7月合作共建陇东区域医疗中心以来,始终坚持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加强紧密协作,推动资源联动,让“省级”优质服务更加贴近庆阳群众,让“市域”医疗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努力打造陇东群众“家门口”的医疗高地。
“一盘棋”深化帮扶模式。签订帮扶建设陇东区域医疗中心协议书以来,兰大二院对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坚持“品牌、技术、管理”三平移和“医疗规范、质量标准、教育培训”三统一,锚定市人民医院七大区域诊疗中心(创伤中心、眼科疾病诊疗中心、呼吸与危重症疾病诊疗中心、消化内镜中心、微创与腔镜诊疗中心、妇科肿瘤诊疗中心、儿童疾病诊疗中心)建设,源源不断输出高层次优质人才,通过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学术讲座等方式对学科建设给予全程指导。目前,已派驻4批28名帮扶专家(5名主任医师、23名副主任医师),连续开展工作帮扶12个月,涵盖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儿科、妇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12个重点专业。庆阳市人民医院每年向兰大二院支付品牌使用管理费,承担派驻人员住宿,按照兰大二院同级别职称1.5倍发放派驻专家工资,兑现绩效薪酬,特聘派驻专家为帮扶科室业务主任,竭力为专家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并依托兰大二院人才资源优势,派出30名业务骨干赴兰大二院开展“沉浸式”进修,通过找差距、寻不足、听经验、学技术,持续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形成了“输出医院全情教、输入医院全力学”的良性共建局面。
“两条线”守护群众健康。兰大二院与庆阳市人民医院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以数智医疗、精准医疗造福广大患者。线上以建设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项目为契机,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向上打通与兰大二院各专科远程连接通路,向下拓宽与县级各医院远程医疗体系,全方位打造“七朵云”(“云门诊”“云会诊”“云巡诊”“云查房”“云检查”“云管护”“云教学”)健康服务模式,让老百姓就近享有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线下建成以消化内镜紧密型技术联盟庆阳“128模式”(即:1个省级牵头医院——兰大二院,2个市级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二院,8个县级综合医院)及重症医学紧密型专科联盟“139工程”为代表的多个专业共同体,在甘肃省率先实现专科(技术)联盟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同质化服务、差异化分工、网络化诊断和实地化治疗。省、市、县三级医院上下联动、共同发展,全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畅通转诊绿色通道,上级医院预留一定比例的号源和床位,确保下级医院上转患者优先就诊、检查和住院,同步加大上级医院康复期病人回流力度,努力减少群众跨省异地就医。并依托兰大二院派驻专家帮扶资源,定期举办医院管理培训班及学术论坛,广泛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岐黄论道陇原送医”等大型义诊巡诊活动,推动专家门诊坐诊、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学术讲座、质控督导下基层,累计诊疗门急诊、住院患者3000余人次,开展查房300余人次、培训70场次、带教100余人、基层义诊活动26场次、疑难手术280余例,持续加强优质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度,帮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基本实现了“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
“多维度”提升服务质效。近一年来,双方合作共建蹄疾步稳,在兰大二院常驻帮扶指导下,庆阳市人民医院社会知名度、学术影响力、群众美誉度迅速提升,学科建设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医疗、科研、教学综合能力全面提高。成立了庆阳市首个儿科重症监护室,新设肝病、肠道、伤口造口、眩晕等专病门诊50余个,新增医疗服务项目200余项,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分别列建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伤中心达到省级II级创伤医学中心建设标准,全科医学科、皮肤科、胸心外科等7个学科获批市级重点专科。相继开展了ECMO、儿童血液灌流术、儿童支气管镜技术、眼后节手术、胃及结肠ESD技术、经床旁超声定位/引导鼻空肠管置管技术、腹腔镜在腹部创伤诊疗中应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等新技术新业务100余项,多项业务填补市域空白。医院整体四级手术比例从2022年14.8%提升至2023年19%,病例组合指数(CMI值)由0.8上升到1.02,在2022年度“国考”全国1521家综合医院中排名第458位,获评B++等级评价,位列甘肃省市(州)综合医院首位。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