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第一季度医改工作起步良好
第一季度,庆阳市医改工作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入手,以七个“进一步”为抓手,做好全年医改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启动实施,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改革方向。2月底,组织召开了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全年工作要点和领导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全市2016年医改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并将医改工作做为卫生计生工作重部分纳入县(区)目标管理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
二是进一步落实试点任务,探索改革经验。落实市政府(2015)1号文件提出的8大项31小项任务,在全市所有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统筹推进综合改革。积极衔接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健全完善补偿机制,分步解决债务和遗留问题,争取落实公立医院离退休人员工资全额供给。全面协调落实已经市发改委批复调整的6大类、3105项医疗服务价格,合理弥补零差率销售政策性亏损。协调落实合理增编、适度放权、强化绩效政策,在编制改革、绩效考核、全员聘任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夯实改革基础。按照“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重病不出市”目标,督促落实市、县、乡、村四级卫生网络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加强卫生行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将“千名卫生计生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从2016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市财政投入3000万元,派出业务骨干到全国知名医院进修培训,为全市培养1000名医疗骨干,2016年培训已经启动。探索推进以绩效工资制度为重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激发医疗行业自主服务意识。建立了检查结果互认、远程会诊、预约挂号等一整套优质便民的服务机制,确保群众及时就医,避免重复检查,享受优质诊疗服务。
四是进一步强化药品管理,破除改革瓶颈。贯彻国家和省市精神,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的实施意见》,以市政府办公室(2016)44号文件印发,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重点任务,确定将于今年上半年组织辖区医疗机构组成联合体,开展以带量采购为重点的药品分类采购。严格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市、县(区)两级公立医疗机构采购使用药品以基本药物为主,非基本药物采购量三级医院不超过40%,二级医院不超过20%。
五是进一步探索上下联动,建立改革机制。加大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流动,大胆探索市、县、乡、村一体化联动机制,在深入总结市人民医院对合水县、市中医院对后官寨卫生院、合水县、华池县,市县乡一体化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全面推开。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全面落实。推进分级诊疗,巩固实施乡镇卫生院50种、扩大实施县级医院250种定额付费制度。下派552名医师到县乡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帮助基层机构提升业务水平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吸引群众在基层就医。利用医保杠杆,对分级诊疗病种给予利益引导,合理有序的就医习惯逐步形成,实现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诊。
六是进一步强化农合保障,彰显改革成效。2016年,人均筹资标准从470元提高到530元,各级政府补助提高到410元,个人缴费120元,切实加大征缴力度,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以分级诊疗为抓手,全面推行单病种定额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引导规范医疗行为,合力有序分流病人,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确保实际补偿比达到60%以上。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网络监管水平,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新农合基金使用规范、运行安全。
七是进一步改革健康模式,建设健康庆阳。制定出台了《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实施意见》,以市政府(2016)5号文件印发,全面启动改革工作。在医务人员中倡导绿色疗法,逐步减少不必要的输液、过度输液和不必要的“终生服药”。由乡镇卫生计生办牵头协调,在各村成立以计生包村干部为组长,社长、村医、计生专干为健康管理员的健康管理小组,在包户签约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入户开展健康管理,进行个体化健康指导,合理分流患病人群。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