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新闻动态

市卫计委“四措并举”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

来源:办公室 冯文婷 发布时间:2016-07-29 17:46:51 浏览次数: 【字体:

市卫计委把健康扶贫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理清工作思路,聚焦聚合一切力量,找准工作定力和发力重点,四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
一是科学评估因病致贫“准识别”。依托全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管理系统和省、市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精准识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把数据采集、录入作为精准决策的依据、精准施策的手段、精准管理的平台、精准考核的抓手、精准脱贫的参考,提出了“1234” 工作模式,在入户进行信息采集时,落实“一看、二问、三核、四录”工作流程。“一看”,是查看户内《扶贫手册》,确定贫困人口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二问”,是询问户内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当年因病住院报销情况;“三核”,是核实病种、出院结算单及新农合报销情况;“四录”,是依据患病信息,填写调查表。对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实行严格的分级负责、审核把关制,保证了信息采集的质量和数据录入的精准,为开展行业精准扶贫提供了必要遵循和科学依据。
二是全力打好扶贫政策“组合拳”。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从470元提高到53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提高到410元,个人缴费120元。全市统一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大病保险”补偿模式。将普通住院医药费用补偿限额提高到10万元,大病保险报销上不封顶;门诊补偿大额慢性病由30种扩大到36种;重大疾病由27种扩大到51种,医药费用按70%补偿,最高补偿额提高到16.1万元。推行了单病种定额付费、总额预付、按床日付费等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为贫困参合人口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将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实际报销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共为1.59万贫困人口报销住院费用5439.3万元,多补偿305.54万元,大病保险多补偿227.82万元。提高村医待遇报酬,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村医所得比例提高到48%以上。落实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省级定额补助由200元/月增加到400元/月的新政策。
三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手牵手”。推行医师支农和多点执业帮扶,选拔93名支农队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帮扶,选派100名左右的市级医院副主任以上医师、300名左右的县级医院医师到贫困县区和乡镇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服务,完成门诊、手术、会诊、带教指导及健康教育等任务,指导基层进行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管理能力提升。从市、县医疗单位选派45名干部到乡镇卫生院挂职副院长,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行市县乡一体化管理,通过业务托管、整体托管等模式实现城乡医疗服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稳妥有序实施分级诊疗,加大政策解读,强化舆论引导,严格转院制度,全市县域外住院率为28.02%,同比降低13.27%。组织“甘肃庆阳环县光明行”公益活动,协调北京同仁医院专家为10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免除费用约60万元。
四是倾力落实全民健康“人人享”。实施贫困人口健康服务管理工程,组织专家对因病致贫的患病原因做流行病学分析,进行预防干预。在全市扎实开展健康促进模式改革,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开展健康体检,转变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模式,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目前,全市已巡回体检83个乡镇、933个村、15.05万人,确诊患病人数7.34万,随访干预8.68万,投入经费4605.83万元。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公众健康意识,推广落实“村级三件事”,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家庭,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全面落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预防出生缺陷从孕前开始”为主题,普及优生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生育观念,着力提升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