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全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会议精神打好卫生计生健康扶贫攻坚战
市卫计委把卫生计生精准脱贫和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理清工作思路,立足行业特点,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全力打好卫生计生健康扶贫攻坚战。
一是紧盯主攻方向,确保工作部署到位。成立了卫生计生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了精准扶贫、对口支援藏区、双联行动、贯彻落实全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会议精神等各项扶贫工作,既集中领导力量,又提高工作效率。委主要领导先后两次赴省卫计委汇报衔接,从基础设施建设、卫生人才培养等十多个方面争取省上倾斜照顾。通过积极争取,多方协调,省卫计委向市政府发了《省卫生计生委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老区发展若干意见>研究出台支持庆阳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函》,明确了支持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13项政策措施。为确保13项政策上下无缝对接、及早落地生根,我委讨论印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责任领导、落实单位,建立起了高效务实的扶贫工作落实系统。
二是紧盯项目实施,确保扶贫靶向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环县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项目8个,省级投资80万元,计划10月份建成投入使用。为正宁县、环县人民医院争取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室建设项目,每个项目省级投资250万元,均已完成建设任务。加大扶持支持力度,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从470元提高到53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提高到410元,个人缴费120元。全市统一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大病保险”补偿模式。将普通住院医药费用补偿限额提高到10万元,大病保险报销上不封顶;门诊补偿大额慢性病由30种扩大到36种;重大疾病由27种扩大到51种,医药费用按70%补偿,最高补偿额提高到16.1万元。推行了单病种定额付费、总额预付、按床日付费等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为贫困参合人口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将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实际报销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共为1.59万贫困人口报销住院费用5439.3万元,多补偿305.54万元,大病保险多补偿227.82万元。提高村医待遇报酬,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村医所得比例提高到48%以上。落实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省级定额补助由200元/月增加到400元/月的新政策。
三是紧盯攻坚任务,确保帮扶力量到位。全面推行市县乡一体化管理,通过业务托管、整体托管等模式实现城乡医疗服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力开展医师支农和多点执业帮扶,选拔93名支农队员、100名左右市级医院副主任以上医师、300名左右县级医院医师到贫困县区和乡镇医疗机构开展卫生支农和多点执业服务,完成门诊、手术、会诊、带教指导及健康教育等任务,指导基层进行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管理能力提升。从市、县医疗单位选派45名干部到乡镇卫生院挂职副院长,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稳妥有序实施分级诊疗,加大政策解读,强化舆论引导,严格转院制度,全市县域外住院率为28.02%,同比降低13.27%。组织开展了“韩红爱心.百人援甘”和“甘肃庆阳环县光明行”等公益活动,协调北京同仁医院等全国各大医院专家先后为200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免除费用近百万元。积极推行“互联网+医疗”诊疗模式,与省人民医院、西京医院等知名医院合作,开展远程会诊。今年4月份,庆城县人民医院接入了甘肃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医生实现远程会诊的同时,患者也可自主预约挂号、在线诊疗,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四是紧盯预防干预,确保健康共享到位。实施贫困人口健康服务管理工程,组织专家对因病致贫的患病原因做流行病学分析,进行预防干预。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公众健康意识,推广落实“村级三件事”,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家庭,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全面落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预防出生缺陷从孕前开始”为主题,普及优生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生育观念,着力提升健康水平。扎实开展健康促进模式改革,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开展健康体检,转变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模式,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上半年,共为83个乡镇、933个村的15.05万群众做了巡回体检,确诊患病人数7.34万,随访干预8.68万,投入经费4605.83万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