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持续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工作
自2015年3月份,市卫生计生委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全面启动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工作以来,通过强化宣传、完善制度、健全机制、跟踪督导等措施,将高、精、尖的专业技术医生下沉到基层医院,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缓解了大医院病患多、超负荷的状况,使这项利民惠民的政策落到了实处。
一是强化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和认真动员,实施医师多点执业的目的、意义,告知患者就近便捷就医,并就医务工作者关注的与个人收入、职称晋升等相关配套文件进行解读,打消了顾虑,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努力营造有利于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完善制度。及时制定下发了《庆阳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8县(区)综合医院;市中医院对口支援庆城县、镇原县、宁县、华池县、正宁县中医院;市二院对口支援环县、合水县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对口支援8县(区)妇幼保健站。普外、骨科、神经外科、呼吸、消化、内分泌、心血管、妇产科、中医科等专业医师每人定点一个县级医疗机构,每季度到定点县级医疗机构工作不少于6天。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内分泌、神经、精神、肾病、风湿病、血液科、儿科、眼科、耳鼻喉、口腔、检验等专业医师每人定点两个县级医疗机构,每季度到每个定点的县级医疗机构工作不少于3天。县区级医疗机构医师多点执业对口支援辖区所有乡镇卫生院。检验、放射、超声、麻醉等专业医师,每人定点两个医疗机构,每季度到每个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不少于3天。各县区卫生计生局和各医疗机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和人员下派计划,分期、分批开展了多点执业工作,做到了时间、人员双固定。
三是健全机制。为了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多点执业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医师多点执业统计上报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师多点执业的通知》等一系列通知要求,各相关专业医师根据工作性质,每天查房、会诊不少于15人,带教培养不少于2人,每季度帮助至少开展新业务1项,年度完成对口科室业务提升任务。制作了统一的《医师多点执业日志》多点执业医师在每日工作结束后如实填写,每次多点执业结束后由所在多点执业机构审核盖章,分别交派出机构和多点执业机构留存,做到时间、任务、记录相符合。
四是跟踪督导。制作了统一的《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情况进度表》,及时掌握医师多点执业工作进展情况,并建立了月统计分析和季度通报制度,不定期开展督查。将医师多点执业工作纳入县区年度重点目标责任制管理,对工作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于工作不力、敷衍应付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纳入医师定期考核管理,与职称晋升、新农合补助挂钩。
五建立长效机制。2016年年初,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多点执业医师下基层服务考核及补偿实施意见》,明确了考核内容、奖惩措施和补偿办法,对多点执业医师、支援单位、受援单位提出了具体考核指标,并与评优选先、职称职务晋升、医师定期考核挂钩。通过考核和补偿,激励医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逐步建立全面保障、任务明确、奖惩分明、补偿到位的医师多点执业工作长效机制。
目前,全市共下派多点执业医师559人次,其中,省级医疗机构兰大一院、省中医院共派出多点执业医师25人;市级4所医疗机构市人民医院下派70人,市中医院下派21人,市第二人民医院下派5人,市妇幼保健院下派4人;县级医疗机构下派多点医师共434人。据统计,共接诊门诊病人6.8万人次,业务查房会诊1.4万人次,手术527台,带教培养614人,专题学术讲座325场,培训人员1.6万人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48项,重点扶持专科11个。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