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卫计局,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
根据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全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会议和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市卫生计生委制定了《2017年全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本县(区)本单位制定印发的工作要点报市卫生计生委。
联系人:李小妮, 联系电话:0934-8855018。
联系人:李小妮, 联系电话:0934-8855018。
庆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4月7日
2017年全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推进综合监督体系建设为基础,以重点检查和专项整治为抓手,以强化基层综合监督工作为重点,依法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工作,有效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推进健康庆阳建设保驾护航。
一、推进综合监督体系建设
(一)完成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资源整合。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省编办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完成县、乡、村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资源整合,实现统一机构名称、理顺工作机制、健全网络覆盖,强化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的综合监督执法职能,提高综合监督执法效率和水平。要结合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和职能变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执法装备配备。
(二)强化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人员培训。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完成首席卫生计生监督员及相关监督紧缺人才等培训和聘任工作,组建市级卫生计生监督专家库。积极推广在线培训,加强网络培训工作的规范管理。积极探索卫生计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稳定卫生计生监督队伍。开展全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人员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人员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执法监督水平。
(三)提高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专业技术水平。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岗位练兵、执法技能比武等活动,积极培育“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卫生计生监督理念,加强和改进执法服务。推进全市卫生计生监督系统业务和文化交流,增强卫生计生监督队伍凝聚力,提升卫生计生监督综合工作能力。
(四)推进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继续强化乡镇和社区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确保全市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广视角、全覆盖。充分利用乡镇(街道)计生办平台,充实综合监督执法力量,敦促村计生专干或村医兼任村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员,做好相关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
(五)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信息化建设。加强市县级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卫生计生监督信息报告制度,提高卫生计生监督信息报告质量。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卫生计生监督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有关互联网信息技术、监督协管信息化覆盖率。认真做好卫生计生监督信息数据上报并开展督查考评,力争年内全市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建库率、网络直报率达到100%。
二、落实综合监督各项工作
(一)公共卫生监督。一是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新修订的《甘肃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范围》,规范和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实现住宿场所、沐浴场所和游泳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美容美发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0%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75%的目标。全力做好节假日、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工作,确保区域内公共卫生安全。二是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督工作。深入开展以二次供水为主要内容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安全检查,建立完善监督档案,年内监督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进一步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推进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执行,规范供水单位卫生许可并加强监督检查,提升饮用水现场卫生监督监测能力。三是抓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学校卫生监管工作机制,以学校饮用水和传染病防治等执法监督为重点,推进“健康校园”创建工作,促进学校卫生安全。
(二)医疗卫生监督。一是加大依法执业监督力度。年内要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加大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保持打击非法行医高压态势。要严厉打击社会面无证行医等现象,研究总结其规律性,加强许可、日常管理和监督执法的衔接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庆阳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医疗服务全行业监管,严厉打击医疗机构超范围开展诊疗服务、使用非卫生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出租承包科室等院内违法行为。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建立“二维码”监管模式,不断提高监管能力。二是抓好传染病防治日常监督工作。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以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水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专项监督检查,对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重点环节开展消毒效果监测,利用监测数据开展院内感染风险评估工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全面推进传染病防治日常监督工作。三是抓好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管工作。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服务行为。深入开展放射卫生监督检查,促进全市放射诊疗工作持续规范健康发展。四是重点工作专项整治。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和医疗美容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医托”行骗等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查办打击“非法行医”等重大案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杜绝以罚代刑。
(三)计划生育监督。一是要加强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以及母婴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人员依法执业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结合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治理活动,落实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B超检查备案制度。要严厉打击采血鉴定胎儿性别行为,加大相关案件查办力度。配合开展相关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辅助生殖等专项技术案件。三是加强对计划生育重大案件的督查督办,规范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综合监督执法机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行为。
(四)重点抽检工作。根据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要求,及时制定印发全市卫生计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组织开展相关卫生计生监督抽检和专项整治工作,力争全市监督抽检任务完成率和结果及时上报率、公示率均达到100%。
(五)统筹做好其它工作。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综合监督工作协调机制,完成《传染病防治法》等1部法律4部行政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要统筹做好日常监督和行政许可工作,加大对涉水产品、消毒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许可和日常监督管理。开展涉水产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试点工作,强化对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监管。
三、做好执法监督稽查工作
(一)开展执法监督稽查。健全完善执法稽查制度,落实层级稽查和内部稽查,规范并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案件属地管辖原则。开展全市卫生计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有效促进执法质量,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监督执法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执法工作,提高监督执法效率。
(二)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落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体责任为重点,以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在日常监督执法工作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全面提升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有效实现事中事后监管。
(三)规范综合监督执法人员行为。加大对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教育力度,严格遵循《庆阳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细化标准》,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监督执法人员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仪表仪态和着装管理,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行业形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链条式传导和倒逼式追责。
一、推进综合监督体系建设
(一)完成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资源整合。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省编办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完成县、乡、村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资源整合,实现统一机构名称、理顺工作机制、健全网络覆盖,强化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的综合监督执法职能,提高综合监督执法效率和水平。要结合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和职能变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执法装备配备。
(二)强化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人员培训。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完成首席卫生计生监督员及相关监督紧缺人才等培训和聘任工作,组建市级卫生计生监督专家库。积极推广在线培训,加强网络培训工作的规范管理。积极探索卫生计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稳定卫生计生监督队伍。开展全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人员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人员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执法监督水平。
(三)提高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专业技术水平。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岗位练兵、执法技能比武等活动,积极培育“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卫生计生监督理念,加强和改进执法服务。推进全市卫生计生监督系统业务和文化交流,增强卫生计生监督队伍凝聚力,提升卫生计生监督综合工作能力。
(四)推进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继续强化乡镇和社区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确保全市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广视角、全覆盖。充分利用乡镇(街道)计生办平台,充实综合监督执法力量,敦促村计生专干或村医兼任村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员,做好相关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
(五)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信息化建设。加强市县级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落实卫生计生监督信息报告制度,提高卫生计生监督信息报告质量。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卫生计生监督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有关互联网信息技术、监督协管信息化覆盖率。认真做好卫生计生监督信息数据上报并开展督查考评,力争年内全市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建库率、网络直报率达到100%。
二、落实综合监督各项工作
(一)公共卫生监督。一是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新修订的《甘肃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范围》,规范和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实现住宿场所、沐浴场所和游泳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美容美发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0%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75%的目标。全力做好节假日、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工作,确保区域内公共卫生安全。二是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督工作。深入开展以二次供水为主要内容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安全检查,建立完善监督档案,年内监督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进一步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推进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执行,规范供水单位卫生许可并加强监督检查,提升饮用水现场卫生监督监测能力。三是抓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学校卫生监管工作机制,以学校饮用水和传染病防治等执法监督为重点,推进“健康校园”创建工作,促进学校卫生安全。
(二)医疗卫生监督。一是加大依法执业监督力度。年内要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加大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保持打击非法行医高压态势。要严厉打击社会面无证行医等现象,研究总结其规律性,加强许可、日常管理和监督执法的衔接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庆阳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医疗服务全行业监管,严厉打击医疗机构超范围开展诊疗服务、使用非卫生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出租承包科室等院内违法行为。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建立“二维码”监管模式,不断提高监管能力。二是抓好传染病防治日常监督工作。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以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水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基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专项监督检查,对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重点环节开展消毒效果监测,利用监测数据开展院内感染风险评估工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全面推进传染病防治日常监督工作。三是抓好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管工作。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服务行为。深入开展放射卫生监督检查,促进全市放射诊疗工作持续规范健康发展。四是重点工作专项整治。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和医疗美容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医托”行骗等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查办打击“非法行医”等重大案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杜绝以罚代刑。
(三)计划生育监督。一是要加强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以及母婴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人员依法执业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结合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治理活动,落实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和B超检查备案制度。要严厉打击采血鉴定胎儿性别行为,加大相关案件查办力度。配合开展相关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辅助生殖等专项技术案件。三是加强对计划生育重大案件的督查督办,规范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综合监督执法机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行为。
(四)重点抽检工作。根据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要求,及时制定印发全市卫生计生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组织开展相关卫生计生监督抽检和专项整治工作,力争全市监督抽检任务完成率和结果及时上报率、公示率均达到100%。
(五)统筹做好其它工作。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综合监督工作协调机制,完成《传染病防治法》等1部法律4部行政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要统筹做好日常监督和行政许可工作,加大对涉水产品、消毒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许可和日常监督管理。开展涉水产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试点工作,强化对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监管。
三、做好执法监督稽查工作
(一)开展执法监督稽查。健全完善执法稽查制度,落实层级稽查和内部稽查,规范并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案件属地管辖原则。开展全市卫生计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有效促进执法质量,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监督执法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执法工作,提高监督执法效率。
(二)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落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体责任为重点,以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在日常监督执法工作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全面提升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有效实现事中事后监管。
(三)规范综合监督执法人员行为。加大对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教育力度,严格遵循《庆阳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和细化标准》,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监督执法人员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仪表仪态和着装管理,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行业形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链条式传导和倒逼式追责。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