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庆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庆阳市2018年千名医护人员素质提升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2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切实加强我市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全市医疗技术水平有效提高,不断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庆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庆阳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庆阳市人民政府三届第58次常务会议精神,结合全市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国家、省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大健康、大卫生发展理念,实施“科教兴医、人才强卫”战略,以提高全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核心,以建设重点特色专科、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为重点,把握现代医学发展轨迹和社会发展趋势,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高端技术引进,加快卫生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促进全市卫生人才总量、质量、结构、分布更趋优化,构建专科带学科、学科带综合新体制,协调推进辅助科室、新兴学科、边沿学科、交叉学科共同进步,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模式,为群众的健康提供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医疗卫生技术支撑。
二、总体目标
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通过3年时间,为全市培养医疗卫生基层人员、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公卫人员1187名,其中2018年计划培训公卫人员、疾控骨干、临床骨干516名。年内从省内外引进医疗新业务、新技术5项以上,至少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1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3个、市级重点专科(专病)5个,确保分级诊疗确定的各级医院诊疗病种能够全面落实,基本达到大病重病在市内诊治的目的。强化公共卫生人员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其掌握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处置基本技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要求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具体任务
  (一)培训市、县临床技术骨干58名
1、培训地点: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培训机构,拟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知名三甲医院培训。
2、培训形式:脱产。
3、培训时间:1年。从2018年3月份陆续向外派送。
4、名额分配:市人民医院18名,市中医院8名,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各4名,8县区各3名。
5、申报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年龄45岁以下的临床人员。
6、组织形式:依据各医疗机构的专业需求,由市卫计委统一组织实施。
  (二)培训基层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14名
1、培训地点:陇东学院(通过政府单一采购方式招标)。
2、培训形式:脱产。
3、培训时间:35天。
4、名额分配:西峰区33名、庆城县63名、环县63名、华池县60名、合水县36名、正宁县33名、宁县69名、镇原县57名,共414名(分三期培训,每期138人)。
5、培训对象:分管公共卫生业务副院长、公卫专干,全科医生,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员。
6、培训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三)培训疾病预防与控制业务骨干44名
1、培训地点: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培训机构,拟定在北京市疾控中心培训。
2、培训形式:脱产。
3、培训时间:60天。
4、名额分配:市疾控中心18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各1名,每县(区)疾控中心各3名,共44人(分两期培训,每期22人)。
5、申报要求:年龄45岁以下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业务骨干。
6、培训内容: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与处置,卫生检验技术,重点传染病预防管理,病媒生物防制,环境有害因素监测和公共卫生,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重点疾病管理,流行病调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等。
四、 资金安排
  (一)市县临床技术骨干58名,人均培训费5.52万元,预算321万元。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培训机构,带教、住宿、学员生活补助等费用直接支付到中标培训机构,住宿由中标机构统一安排,学员生活补助费由中标机构统一发放。
  (二)基层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14名,人均培训费
0.29万元,预算122万元。通过政府单一采购方式招标陇东学院培训,授课、学员生活等由陇东学院统一安排,费用直接支付给陇东学院。
  (三)疾病预防与控制业务骨干44名,人均培训费0.95万元,预算42万元。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招标培训机构,授课、学员生活等由中标机构统一安排,费用直接支付给中标机构。
以上四项预算485万元,主要用于培训人员的住宿、生活补助、带教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支出。学员交通费由派员单位解决。
五、进度安排
  (一)前期调查(2018年1月-2018年2月)。征求市、县、乡各级医疗单位培训专业需求意见,确定各级医疗单位当年培训专业需求,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招标培训机构,与各培训基地逐一进行对接,确定培训医院、培训专业及培训组织形式。
  (二)组织实施(2018年3月-2019年3月)。根据各级医疗单位培训需求,按专业分派相应院校参加培训。
  (三)考核评估(2019年4月)。培训结束时,先由派送单位按照《庆阳市医护人员进修培训管理意见》等相关制度,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之后市上抽取专家通过学业报告会等形式,全面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兑现奖惩。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千名医护人员素质提升培训”项目是市委、市政府解决我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的一项惠民工程,是“科教兴医、人才强卫”发展理念的务实之举,列为市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各县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千名医护人员素质提升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进行专项考核,并将其作为评定单位和医院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派送人员资质不达标、培训任务未完成及疏于人员管理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记入不良执业记录,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二)规范人员选派。在选人派人时,派送单位要调整好科室岗位,克服困难,确保把基础扎实、好学上进、有培养潜力的骨干人员选派出去。县(区)卫计局、委属单位要切实负责,严把派出关,认真审核培训人员填报的《庆阳市医护人员进修培训申请表》,对思想态度不端正、资质不达标、缺乏进取精神的,坚决不予派出。市卫计委对各级各单位上报的外出培训人员,要进行复审,对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培训资格,培训名额划转其他单位。
  (三)严格监督考评。落实《庆阳市医护人员进修培训管理意见》,建立监督、惩处和激励机制。加强与培训单位的沟通协调,对外派的培训人员,实行派出机构与培训单位“双向监管”,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了解学员培训成效。培训结束后,先由选派单位及县区进行考核评估,之后市卫计委统一组织学业报告会,培训人员将学习成果进行全面汇报交流,届时聘请专家团队现场打分评估。对学业无长进、专业技术提升效果不明显的,扣除本人当年绩效工资,收回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费,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对技术能力提升明显,能够引进顶尖医院核心技术、填补我市医疗某学科空白的学员,给予一次性奖励,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优秀。
  (四)强化资金监管。市、县卫生计生、财政部门要加强专项培训经费的管理,严格执行培训经费管理标准,建立支出台账,规范经费支付,完善培训资料,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支出规范。培训结束时,主动邀请审计、财政等部门,对培训项目的各项支出进行专项审计和检查,确保专项资金发挥应有效益。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