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王晓琴、王桂芳、齐海刚、马凤梅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高政府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面对一场突入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局面。在疫情转入常态化下,我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要求,严格落实四方责任,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为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新冠肺炎防控初期,我市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密集制定了相关漏洞补救措施,为后续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保障,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预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同时成立庆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小亨任指挥长,市政府副市长王胜、秘书长左自刚、副秘书长牛维宇、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邓莉娟任副指挥长,24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交通检疫组、检测救治组、市场监管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工作组、宣传及舆情应对组、社会稳控组、督导检查组、外事组等“一办九组”,承担疫情应对具体任务。
二是加强网格化管理。疫情期间,迅速启用“庆阳市人员流动信息确认卡”登记系统,对人员流动实施精准掌控。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发布疫情防控相关公告10条,指导各级疫情处置,引导群众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针对农村和城市社区疫情防控薄弱和难点,制定了《庆阳市农村疫情防控措施20条》和《庆阳市社区疫情防控措施20条》,对人员管控实行“五个一”机制,建立“人盯人”管理台账和“三联一保”责任制,落实“三图两网”管控模式(绘制城市社区摸排图、重点人员轨迹图、重点对象管控图;建立行政人员管理网、医护人员服务网),各县区还针对“三无”小区防控薄弱现象,专门抽调部门单位、党员干部,组成工作小组,进驻“三无”住宅小区,参与疫情摸排、知识宣传、隔离阻断等防控工作。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提升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三是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为全面科学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市疫情防控办指导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单位、政府官方网站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宣传工作。利用报、台、网及新媒体平台,开设“疫情防控——庆阳在行动”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市、县各级部署情况,广泛宣传疫情防护知识,自1月21日以来,全市新闻媒体单位累计刊播疫情防控相关稿件上万余条,转载播发《教你如何戴口罩》《疫区归来,我该怎么办》等健康防护知识,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动员组织各相关部门单位及电信、移动、联通公司大力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引导广大城乡群众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指导乡村利用“农村大喇叭”开展疫情宣传,打通了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
四是加强应急物资调配。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成立市疫情联防联控物资保障组,由市工信局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应急药品、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检测试剂等物资的采购储备和保障供应工作。定期盘库、摸底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体温检测点疫情防控和救治所需的防护用品、消杀药械、救护车辆、药品耗材等采购储备、供应情况。全市红会系统按照捐赠管理办法,对定向捐赠款物已按捐赠人意愿全部发放、拨付到位;用于全市疫情防控的款、物存入专户、专库,随时等待指令,按要求执行。同时对捐赠物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捐赠物资全部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五是加强物资市场监管。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医疗保障局向全市药械经营单位发出了《关于全市药械经营企业恢复正常营业的告知书》,积极动员督促药品经营单位正常营业,同时,会同工信等部门,多渠道组织货源,重点保证疫情防控口罩、消毒液、感冒药等产品的满足供应,为群众提供需求。同时,持续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严查不法商家采取互相串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明码标价、虚构原价等手段哄抬物价或变相涨价行为,期间充分发挥“12315”信息平台作用,积极受理和调查处理群众投诉举报,对市内两家药品经营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因哄抬物价,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被市、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分别处以20万元和5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
针对你们建议,下一步,我委将按照职能分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物资保障、管理体系,健全物资储备等相关机制。积极建言市政府充实市疫情物资保障组力量,加强与工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以及与红十字会系统协调与配合,建立健全常态化下物资保障机制。督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严格遵循“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工作原则,结合所承担的应急任务,开展物资储备,确保储备物资满足日常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需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及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转型生产疫情防护物资,缓解应急物资短缺现象。目前,甘肃华盛康泰药业有限公司已在庆阳市境内建成庆阳市首家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日产一次性医用口罩60万只、KN95防护口罩12万只。甘肃益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能够生产75%乙醇消毒液,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支持甘肃川庆劳动防护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市宁县建成隔离衣生产线,日产能3000套。
二是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下一步我委将借鉴此次疫情处置积累的宝贵经验,结合国家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不断完善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三是依法及时公开信息。重大传染病疫情,市民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我委将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赋予的职责和权利,依法公布疫情动态,同时积极转载省卫生健康委及相关权威媒体发布的疫情信息,及时跟进疫情动态,引导群众科学认识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四是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组织优势,强化全域无垃圾治理,倡导使用公勺公筷,引导市民不食野生动物及来源不明的食物,同时强化食品有毒有害及病原微生物监测,提高疾病监测及预警能力。
五是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强化同陇东报掌中庆阳、庆阳市电视台《健康庆阳》等新闻媒体合作,邀请相关专家定期向市民科普防病知识和健康养生内容,提高市民防病技能;同时充分利用卫生健康系统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类卫生日向群众宣传健康科普知识。针对你们建议的每村设置一个大喇叭,定期播放卫生知识,我委将积极向市政府建议,以便提高健康知识的覆盖面。
六是加强市场监管。我委将积极配合市市场监管部门、市医保部门加大对医疗物资和防疫物资的监管,防止购买和使用伪劣产品。
感谢你们提出的建议,并欢迎继续关心支持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