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对市四届政协四次会议3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年生义 发布时间:2020-12-03 浏览次数: 【字体:

尊敬的曾明言、蔺文博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医养结合工作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点来抓,列入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纳入健康庆阳建设内容,优先支持项目建设用地,完善政策制度,加强组织保障,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协同发展路子,取得了良好发展态势。

一、政策支持方面

2014年,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等要求。2017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健康庆阳2030”规划》,提出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到2020年建成符合市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服务网络;市政府印发《庆阳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设立以护理型床位为主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争取“十三五”末护理型床位达到养老床位总数的30%。医养结合政策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

二、工作开展方面

(一)注重试点带动,发挥示范引领效应。2016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市;市社会福利院确定为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西峰区、庆城县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医养结合先行县区;西峰区东大街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镇原县中医医院、庆阳铭城康复医院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2017年,市政府印发《庆阳市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办法》,从规划审批、建设用地、投融资、财税、费用补贴、人才队伍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2018年,市卫计委和市民政局确定合水县、环县、宁县、镇原县为全市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确定庆阳市社会福利院、西峰区董志敬老院、合水县中心敬老院为全市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确定庆阳市老年保健医院为全市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市社会福利院作为省级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实践,集养老、养生、康复、医疗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规范康复护理标准,建立老年复明手术室、听力检测康复室,实现了生活照料→基本医疗→康复护理的有机结合。西峰区北街办东大街社区整合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陇家福幸福寓所等基层服务阵地,与创建智慧社区结合,注重疾病预防、注重康复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文化生活,精心打造具有养老照护、健康服务、心理慰藉、文体娱乐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示范点,带动西峰区在北大街建立了“区级综合医院——社区医养结合中心——居家养老”三级一体医养服务链。

(二)加强部门协作,实现资源融合共享。首先,探索新型服务模式。卫计、民政、发改等部门密切协作,成立专家库,建立会商合作机制,推进在养中设医、医中设养,逐步实现两块资源融合共享,探索建立协议管理、社区服务、居家签约、内设机构、共融共建(开展“1+1”或“1+1+x”联合体)等五种模式,着力保障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全市42家医疗机构与38个养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占养老机构的74.51%。其次,重视医养人才队伍建设。2017年,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向社会公开招考安置63名大专以上具备护士或护理资质的毕业生到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就业。组织全市214名护理员参加全省养老护理员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目前,全市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65%以上。2018年6月,市卫计委、民政局组织培训县乡基层养老照护工作管理人员60名,观摩学习了5个示范试点单位,听取了日本七尾市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冈田成先生做的养老介护知识讲座;10月委托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邀请省市专家对全市医疗系统老年科、康复科、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6名护理人员,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养老照护技能培训。第三,建立便捷优先服务平台。市老年保健医院投资400万元,建立“家庭医生指挥平台系统”,为老年人配戴健康监测、紧急救护等电子产品,提供动态监测、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服务,并推出“健康爱心卡”,对持卡者减免30%的门诊检查费用,近四年来共为6500多位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健康爱心卡”,累计减免费用78.8万元,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服务,开通“五优先”就医绿色通道,开展健康管理、保健咨询、康复指导、中医养生等服务,把康复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民家庭,实现慢病有管理、疾病早发现、小病能处理、大病易转诊,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为老年人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覆盖率达到100%。5月底,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78.37%、健康管理率69.38%。。

(三)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市政府把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和市老年保健医院项目作为医养结合龙头工程建设,无偿划拨土地500亩,规划建筑面积25.26万平方米。目前一期项目完成投资2.28亿,已建成养老休养区,设养老护理型床位500张,中心建立了老年保健医院第二分院,执业医师多点执业,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庆城县招商引资春晖集团,投资3.2亿多元建设康养院项目,集“医、养、康、游、业”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链”初显规模。宁县第二人民医院投资7300万元,建成养老服务中心,预计年底竣工。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方面

一是国家对试点城市政策支持不够到位。国家《指导意见》中规定,从本级提留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资金中安排专门费用,用于支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项目。这项资金由各级民政部门管理和使用,而地方提留的资金还远远不够民政部门发展养老服务业,谈不上倾斜到卫健部门牵头的医养结合项目建设。2016年6月,我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医养结合50个试点市以来,国家医养结合专项经费分文未投入,2018年省级财政拨付150万元、市级财政预算拨付从2018年开始,每年安排10万元,我市医养结合事业推进严重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对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没有吸引力,医和养、“公”和“民”参与医养结合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对医养结合发展目标的长远谋划,工作投入。

二是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范。目前国家针对医养结合机构,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服务规范和评估指标体系,致使基层开展服务无标准、无规范可供遵循,也无收费价格目录指导。如公立医疗机构设置养老或护理型床位后,对住院人员的生活照顾、饮食服务等如何收费没有明确规定等。

三是市县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尚未全面建立,公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资源紧缺。目前,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23.67万,占总人口10.49%。建有老年保健医院1家,设床位500张;20个二级以上医院中有11家设立老年病科,设置床位477张,配备医护人员178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医疗床位3.26张(按二级以上老年病科床位计算)。能够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一体化接续性服务的机构不多,养老床位少,不能满足社会化需求。全市建立医养结合机构6家,其中设立老年分院、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各1家。公办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的社会需求大,但服务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

下一步,我委将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建议,并欢迎继续关心支持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