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对市四届政协四次会议第6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年生义 发布时间:2020-12-03 浏览次数: 【字体:

尊敬的徐建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

市卫健委始终把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健康庆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构建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的专业化队伍。一是改进卫生人才引进办法。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卫健委联合组织、编制、人社部门出台《庆阳市卫生健康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确立了“按需引进、高效便捷、以用为本、特事特办”人才引进原则。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的标准、程序、方式及保障措施。公立医院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制定引才引智计划,设置任职资格条件,组织考核考察,并确定拟引进人选。将人才引进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备案,简化审批环节流程,破解了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等瓶颈问题。近期,市人社局、市卫健委转发了省人社厅、省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做好2020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县区所属医疗卫生单位可将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类专业人员作为急需紧缺人才,乡镇卫生院可将具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类专业人员作为急需紧缺人才,采取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这些政策红利,都为卫生健康人才储备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在西峰区人民医院、环县人民医院试点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薪酬制度,完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扩大内部分配自主权,突出绩效导向,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健全多元人才引进方式。瞄准“短、缺、无”专业,聚焦“高、精、尖”人才,用足利好政策,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方式,通过进校签人才、开门迎人才、柔性引人才、靶向挖人才,多渠道引进人才。2019年,县级公立医院刚性引进医学类本科及以上人才107名,其中:上门签约46名,“三支一扶”招考31名,分配安置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30名,柔性引进优秀医学人才10名,带动培养技术骨干16名,招聘15名(环县10名、镇原5名)全科特岗医师到环县、镇原县两个深度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工作。2020年上半年市直医疗卫生单位招聘卫生健康人才80人,基层引进卫生健康人才81人。年内计划招聘特岗全科医生32名(宁县6名),目前此项工作相关县区按计划正在组织实施中,将于12月底全部完成医疗卫生单位、乡镇(社区)的人员招聘工作。四是健全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从2016年至2018年,市委、市政府拨付专款3000多万元,通过3年时间,组织实施了“千名医护人员素质提升培训”项目,并将这一项目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技术人员500名,为市县二级以上医院培训技术骨干300名,为市县培训医疗卫生管理人员200名,3年共培训医护人员1000名。制定实施《庆阳市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方案(2019-2021)》。2019年,培训基层人员799人,为乡镇卫生院转岗培训全科医生50人、为贫困县级医院培训麻醉等紧缺人才43人;委托陇东学院轮训乡村医生351人;组织疾控、妇幼、地病等单位培训12批次、1500余人。2020年,培训县级骨干医师26人,全科医生40人,紧缺人才23人;培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137人、骨干医师34人、骨干全科医生18人、骨干乡村医生30人;参加全省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94人。五是积极落实职称评聘工作。2018年起,省上下放了副高级职称评审权,且全省县以下基层高级职称坚持向基层、向一线、向乡村倾斜,适当放宽了学历、专业和任职年限要求,让扎根基层的卫生人才发展有了新空间、晋升有了新渠道。2018年度全市取得卫生系列县以下基层高级职务任职资格56人、取得卫生系列全省范围有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52人,2019年度全市取得卫生系列县以下基层高级职务任职资格61人、取得卫生系列全省范围有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73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困境。

二、关于建立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的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业务经费投入是发展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保障,市卫健委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保障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但当前市、县财政均不同程度存在困难,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发展需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继续积极努力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特别是加强基础设施、设备配备、人员待遇等方面经费的争取。

虽然我们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仍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还存在编制短缺、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评价激励措施欠完善等问题,市卫健委多次向编办、人社部门沟通衔接,建议将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范围向县级公立医院延伸,按照“缺多少、补多少、一次定编、逐年补充”的原则,确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优化人员配置和专业技术结构,使占用编制控制数录用人员与在编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满足各级医疗机构的业务工作需要;建议适当突破地方经济发展因素制约,建立博士研究生、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高精尖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倾斜保障引进人才的薪酬、住房、配偶工作、子女上学等各项待遇,达到引进一人,带动一个学科发展的目标,满足群众高质量就医需求;建议建立基层人才支持政策,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生活补助、待遇落实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调动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带动提升基层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经多次沟通衔接,目前在人才引进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争取组织、编制、人社等部门大力支持,出台了《庆阳市卫生健康人才引进暂行办法》。今后,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加强与编办、人社、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尽全力解决制约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的编制、岗位设置、资金等问题。

感谢您提出的建议,并欢迎继续关心支持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人才 基层 人员 工作 培训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